合肥地鐵LOGO公布了!1月18日下午,由安徽亳州市民潘先生設計的,以“合”字 為主題元素的LOGO,正式成為合肥軌道交通標志。據了解,征集活動自啟動以來,共收到投稿作品3190件。最終,該標志從30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, 在合肥軌道交通事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外觀形似合肥“合”字
據合肥市軌道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標志的重要創意來源“合”字,除了直觀的合肥地域提示,這里更具有“包容、協調、聚合、新變”多重含義。
“合肥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底蘊的古城,又是一座高速發展的新城,歷史與現實,傳統與新銳,科學與人文在這里融合,形成全新的面貌。”該負責人表示,由“車”與“隧道”共同組成合肥的“合”字,具有顯著的識別性和認知度。
此外,標志以“合”為設計元素,通過圖形化處理,以及細節上的修飾,讓“合”成為合肥城市軌道交通的代表符號。
栩栩如生的地鐵列車
除了“合”元素外,該標志直觀形象則是由隧道穿行而出的機車,兩道曲線構成由遠及近的視覺縱深感,表明這是一列穿梭行進中的動感之車。“它的前進,寓意合肥這座城市不斷升級,持續開啟新的發展。”
而在標志上部,貫通了雙曲線,代表著環繞的軌道交通線路,表明四通八達的合肥軌道交通系統,為人們帶來快捷、舒適、安全、環保的暢通出行。
標志圖形整體對稱平穩,給人以穩重、安全可靠的視覺感受,符合交通行業訴求。
細節注重“以人為本”
而在細節方面,該標志又極具“人文色彩”。“城市軌道交通是最引人矚目的現代出行方式,帶有濃郁的人文特色,作為安徽省內首個軌道交通項目,合肥軌道積極呼應人們對地鐵的熱切盼望。”該負責人說道。
因此,標志通過對稱構圖,嵌入了“人”字的視覺要素;在圖形和字體的設計細節中,多處進行圓角處理,展示出城軌交通服務的親切、柔和與溫馨的形象。
值得一提的是,標志以“熱情之紅”和“沉穩之黑”作為經典組合,打造出強烈的色彩沖擊力。今后,每條地鐵線的醒目位置,都將印上該LOGO。
||| 并列獲得二等獎的設計作品
30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
據悉,市軌道公司于2015年5月正式啟動標志征集工作。共收到投稿作品3190件,投稿人數1893位。經過行業專家的評選,通過兩輪篩選,最終評選確定了10件入圍作品并形成最終排名,該作品脫穎而出。
隨后,再進行深入溝通交流,就設計思路、圖形樣式、色彩搭配等多個方面意見交換后,在對原作品進行多次修改完善后,形成了最終設計方案。
下一步,市軌道公司將按計劃啟動標志使用工作,電客車車體、車站內外導向標識、企業宣傳畫冊等相關載體會逐步完成標志印刷與貼標工作。




